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,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。請重新載入頁面。立即重新載入
查看更多etnet精彩內容
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(博物館)宣布,將於2024年12月18日隆重呈獻特別展覽──「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──十七、十八世紀中法文化交流」(簡稱「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」)。適逢中法建交60周年,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、故宮博物院與法國凡爾賽宮聯合主辦「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」,是香港首度同時展出紫禁城及凡爾賽宮兩大世界遺產的重要文物。
來自故宮博物院與法國凡爾賽宮凡的近150件瑰麗珍寶已抵達香港,並由三家博物館的研究策展與文保團隊檢查狀況及布展。展覽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轄下「文化藝術盛事基金」的資助。國泰為是次特別展覽的首席贊助,承乾基金會與美國運通Centurion為主要贊助。香港海事博物館和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亦提供部分展品。
展覽聚焦於十七世紀下半葉至十八世紀期間,中法宮廷在文化、藝術、科技等領域互相仰慕、啟發與交流的歷史。是次展出文物種類多元,不僅有宮廷肖像以及精美絕倫的瓷器、玻璃器、琺瑯器、紡織品等展品,亦涵蓋書籍、科技儀器等珍品。展品包括九件中國國家一級文物,以及凡爾賽宮近年來收入的珍藏,其中大部分展品更是首次在香港展出。
故宮博物院的重點展品:
1783年製的菊花紋壺背後有一段「中國訂製,法國製造」的工藝交流故事。此壺過去一直被以為是廣東官員送給清廷的貢品。然而,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專家在其底部發現了一個細小的紅色款,為十八世紀法國著名琺瑯工藝師約瑟夫.科托(1740–1812年)所署。此壺為乾隆帝(1736–1795年在位)所珍藏,成為中法工藝與審美交融的一件代表作。
櫜鞬為盛弓箭之用具。展出的櫜鞬(1736–1795年)用對稱式「蕾絲」圖案的法國絲綢作爲裝飾。這種絲綢格外華麗,流行於1720年代,主要產於法國。此時,作爲絲綢大國的中國向法國大量輸出中國絲綢,深受法國人喜愛;而清代宮廷亦嘗試仿製帶有法國絲綢紋樣的織物,使絲織品成為中法工藝交流的重要媒介。
法國凡爾賽宮的重點展品:
香水噴泉(1736–1743年)是法國宮廷收藏並裝飾中國瓷器的代表之一,也是當今已知唯一法國國王路易十五(1715–1774年在位)擁有的中國瓷器,曾放置在他的衣櫃內。這件仿哥釉瓷瓶由中國景德鎮瓷工製造,精美的銅鍍金飾件則可能根據法國工匠的圖紙在法國製作,展現華麗的洛可可藝術風格,讓這件瓷瓶成為中法文化交流融合的見證。
乾隆帝瓷板像(1776年)的圖像基於意大利耶穌會士潘廷章(1733–1812年)在清宮所製的乾隆帝畫像。瓷板像由法國皇家塞弗爾瓷廠製作。路易十六(1774–1792年在位)於1776年獲得此瓷板像,並將其掛在凡爾賽宮書房内。據說他之後又收入一件相同的瓷板像,作為外交禮物贈予乾隆帝。
為配合是次展覽,本館將推出一系列教育活動,包括公開講座和親子工作坊。工作坊以創新形式,將互動戲劇與手工活動結合,帶參與者穿越時空,回到康熙帝和路易十四的時代。此外,在展覽期間,訪客可以參加展廳内的一項特別教育活動,「贏取」一張精美展覽紀念明信片。相關教育活動的詳情,將於稍後時間於博物館網站及社交媒體公布。
「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」展覽將於 2024年12月 18 日在博物館展廳 9 正式開放參觀,展期至 2025 年 5 月 4 日。此特別展覽的成人門票為港幣 150元,特惠門票*為港幣 75元;購買全館通行門票者,可於同日參觀博物館展廳 8的中國銀行(香港)呈獻:「中華文明溯源」特別展覽,成人門票為港幣180元,特惠門票*為港幣90元。上述門票均包含於同日參觀博物館專題展覽(展廳 1 至 7),詳情參閱博物館網站。訪客可透過西九文化區的網上售票平台或票務合作夥伴購買。
Photo source:Hong Kong Palace Museum (來自故宮博物院與法國凡爾賽宮近 150 件瑰麗珍寶已安全運抵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,並將於特別展覽「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──十七、十八世紀中法文化交流」中展出。)
* 特惠門票適用於 7 歲至 11 歲小童、全日制學生、60 歲或以上長者、殘疾人士(與一名同行照料者)與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。